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召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研讨会
为贯彻学校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立足“十四五”时期学院人才队伍发展总体规划,主动作为,守正创新,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学院于7月6日召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研讨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各学科方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为院长、徐瑶书记共同主持。
会上,学院人事秘书蓝澍德汇报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办法》(后文简称为《办法》)的起草情况和具体内容,并介绍了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研人员引进评议工作上的流程设计,突出团队和学科方向在优化引进人才资格考察、政治把关、师德审核、学术水平评价的程序和环节衔接中的作用。根据上级有关人才工作规章制度的要求,《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架构、组织功能、评议程序,旨在发挥学科方向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主动性、主体性,激发学科自身发展内生动力,健全学科方向前端把关、学院后端抓总的学术治理体系。
王为院长就做好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学院学科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他指出,学院已走过十二年的办学历程,并在第一个十年实现了从教学型向研究型院系的成功转型。在“十四五”规划时期,要立足过去的坚实办学基础,追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应系统化地推动学科发展,以二级学科方向为支柱,从学科建设出发稳步布局人才队伍。各学科方向和团队应主动把握学校发展大势,主动谋划和行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交流合作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和确立自身的学科建设目标和学科发展贡献,从人才规模、结构、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布局,建设体现特色、追求卓越的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队伍。
徐瑶书记指出,人才是学院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学院党委一贯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构建学院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石。学院要紧跟学校事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注重质量、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谋划引才育才工作。各学科方向应坚持目标导向,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服务学科建设的急需紧缺型人才上来。接下来,学院将围绕各学科方向组织学科建设及人才队伍规划专题研讨,为系统化推进学院学科发展把脉问策。学院党委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与会的各学科方向负责人就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工作等内容充分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核能科学与工程方向负责人代表明平剑提出,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系统摸底,既要确保教师完成任务指标,更要助推教师将个体学术成长深度嵌入整体学科发展。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方向负责人代表马显锋提出,学院学科建设的任务目标同样也是各学科方向的工作目标。要以学科方向为起点布局专业建设。要从学科建设经费、招生指标、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指标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有序推动各学科方向练好内功。核技术及应用学科方向代表王志斌建议学院根据核学科不同二级学科的特点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估考核,让不同学科都能更快地培养出受到本领域认可的青年教师。核物理与核数据方向负责人代表苏军提出,要把握好核物理等基础研究的方向定位,通过核数据等桥梁融入核科学与核技术一级学科建设,建议学科方向在人才引进时要充分考虑对一级学科的支撑作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方向负责人代表倪木一提出,各学科方向发展共同支撑着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应鼓励各方向间的学科交叉研究,做出特色,提升学院一级学科整体水平。
会议讨论气氛热烈,为深入思考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接下来各学科方向将以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工作为开端,将思考化作行动,系统化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工作。会议最后就暑假期间各学科方向制定本学科方向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书进行了部署。
(转载自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平台)